青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建筑工程管理局 關于印發《2018年全市工程建設管理工作要點》的通知
青建管辦字〔2018〕4號
各區、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青島市西海岸新區城市建設局,各有關單位:
現將《2018年全市工程建設管理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望結合工作實際,認真組織落實。
青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建筑工程管理局
2018年3月15日
2018年全市工程建設管理工作要點
2018年,全市工程建設管理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全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會精神,認真落實市委“一三三五”工作舉措,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緊緊圍繞建筑業創新改革發展這一核心,推行工程組織模式、管理模式、保障模式三項創新工作,著力實施安全、質量、企業、標準、環境、誠信、服務提升七大行動,全面加強建設領域黨的建設,不斷放大既有發展優勢,全力創造后發競爭優勢,促進我市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為加快建設宜居幸福創新型國際城市做出積極貢獻。
一、圍繞一個核心,開創建筑業率先發展新局面
緊緊圍繞建筑業創新改革發展這一核心,把工作的切入點放在創新改革上,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國辦發〔2017〕19號文件促進建筑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為契機,出臺《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補齊發展短板、提升服務效能,做好行業發展政策保障;把工作的關鍵點放在率先發展上,加快建筑業新舊動能轉換,爭當全省建筑業發展龍頭,使我市建筑業持續保持全省領先、全國先進,在把青島建設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時尚美麗、更加獨具魅力中進位爭先,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推動全市建筑業實現率先發展。
二、推行三項創新,培育建筑業健康發展新業態
(一)創新工程組織模式。認真貫徹落實住建部、省住建廳關于工程總承包政策規定,出臺試點推行政策,提升項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深度,實現設計、采購、施工等各階段深度融合。引導綜合實力強、在本市市場信譽好的施工總承包和設計企業從事工程總承包業務,帶動建筑業整體轉型升級。調整有關項目審批制度、工程交易規則、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建立適應工程總承包發展的工程管理機制。
(二)創新工程管理模式。出臺試點推行全過程工程咨詢相關政策,為勘察設計、工程監理、造價咨詢、招標代理等企業轉變發展方式提供平臺和渠道。建立完善適應全過程工程咨詢的項目審批、工程交易、過程監管等制度,引導各類工程技術服務企業提供項目策劃、技術咨詢、建筑設計、施工監督、后期跟蹤等全過程服務,逐步形成全過程工程咨詢產業規模。調整工程技術服務各行業日常監管制度和服務舉措,健全信用考核辦法,盡快完善涉及全過程工程咨詢的管理體系。
(三)創新工程保障模式。發揮保險機構專業優勢,出臺配套政策,推行建設工程質量缺陷、業主支付、投標、施工合同履約和農民工工資支付等保證保險。引導市場積極運用建筑業保證保險,調整完善相關配套文件及工作制度,逐步形成穩定的業務操作流程和風險控制程序,保障建筑業保證保險工作順利推進。積極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發揮保險機構風險評估管控和事故預防功能。出臺推行過程結算試點項目管理辦法。建立建設工程造價專家庫,推行造價爭議調解制度,有效解決竣工結算難問題。
三、實施七大行動,創響“青島建造”新品牌
(一)實施安全提升行動。堅持“把隱患當事故處理”原則。以最嚴格的安全檢查、最徹底的隱患消除、最深刻的安全教育、最嚴格的安全考核,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堅決消除安全隱患。切實強化重大隱患源監管。嚴格落實重大隱患源評審驗收制度,加強對深基坑、起重機械、腳手架及模板支撐體系等重大隱患源和臨建板房、高大圍擋的控制與管理。持續開展重大安全隱患源專項整治行動,形成企業自查自糾、專家評審驗收、主管部門督查整改的整治機制。實現信息化監管全覆蓋。建立塔機運行安全監控平臺,將全市建筑工地塔機統一納入實時監管。將遠程視頻監控系統監控范圍延伸至所有區市,全面掌握全市建筑工地實時動態。充分利用建筑工地揚塵在線監測系統,對全市建筑工地PM10及噪聲進行實時監控。實施遠程視頻監控和揚塵在線監測系統評估機制,保障施工現場揚塵防治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二)實施質量提升行動。嚴格落實工程參建各方主體質量責任。推進以質量行為標準化和工程實體質量控制標準化為核心內容的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工作,建立質量信用評價體系,構建企業和工程項目自我約束、自我完善、持續改進的質量管理工作機制。提升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效率。日常監督與巡查、抽查、專項檢查有機結合,實施以重點工程、保障性住房和質量常見問題等為重點的差異化監督,逐步實現全市工程質量監督規范化、標準化,建立健全工程驗前聯檢制度,全面提升竣工交付工程質量水平。全面實施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信息化管理。對工程質量檢測全過程動態管控,嚴厲打擊出具虛假報告行為。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第三方開展監督抽測,加強預拌混凝土和工程質量檢測行業信用管理,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公平競爭。發揮質量標桿榜樣示范作用。全年獲得國家級、省級工程質量獎項不少于60個,組織開展市、區級并力爭承辦省級以上工程質量觀摩活動,形成爭創優質工程、精品工程的良好氛圍。
(三)實施企業提升行動。全力扶持建筑業企業轉型升級。全年力爭1-2家企業晉升特級資質,5-6家企業進入全國優秀施工企業,3-4家企業進入中國裝飾行業百強企業,10家企業進入青島百強企業,1-2家企業進入中國建筑百強企業。引導企業立足建筑主業,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和高附加值行業、上下游產業拓展。推動建筑裝飾裝修行業發展,引導裝飾企業向景觀設計、室內家裝、家具采購等業務延伸。以科技創新促進行業發展。大力推行裝配式建筑和住宅全裝修,編制技術導則,健全與其相適應的質量安全監管機制,制定完善施工單位現場相關人員配備標準和職業標準。推廣應用工程建設專有技術和工法,以技術進步支撐裝配式建筑、綠色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發展。引導企業積極開展與高等院校產學研合作,加大頂尖人才和高水平人才團隊的引進培育力度,切實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先進建造設備、智能設備應用,大力推行建筑業10項新技術和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關鍵技術等先進技術。大力推動企業“走出去”。建立完善重點企業和大項目協調服務管理機制,加強對企業“走出去”的動態監測和跟蹤服務。充分發揮“青島國際工程發展聯盟”作用,引導企業開拓“一帶一路”沿線等國外市場。評選開拓外埠市場和國際市場先進企業;對開拓埠外、境外市場成績優異的,在市場主體考核時加大獎勵分值。弘揚“工匠精神”。繼續完善建筑工人技能培訓管理體系,健全職業技能鑒定制度,發展建筑工人技能專業鑒定機構。定期發布各技能等級和工種人工成本信息,引導企業將工資分配向關鍵技術技能崗位傾斜。鼓勵企業依托第三方機構,采取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等方式,形成由專業注冊類人員、關鍵崗位人員、一線技術工人組成的合理人才梯次結構。開展職業技能競賽,評選建筑業“建筑能手”“優秀技師”“建筑名匠”。
(四)實施標準提升行動。提高我市建設標準水平。發揮標準對建筑工程質量安全、文明施工的引領與約束作用,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標準編制和修訂。加強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執行情況監督檢查,強化過程留痕,強制性標準執行情況存入竣工資料,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全面推行標準專管員制度。研究制定標準專管員管理辦法,引導建設、監理、施工各方主體強化“標準化+”理念,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打造建筑工程管理“青島標準”。全面推行《建筑施工現場管理標準》,落實“行業監管、企業主管、項目實管”的質量安全“標準清單”體系建設。進一步規范工程參建各方主體職責要求,建立符合青島實際、全國領先的建筑工程管理標準體系。進一步明確標準化工地建設相關工作要求,著重強化管理創新、新技術應用、綠色施工、環境提升等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
(五)實施環境提升行動。推進建筑工地圍擋升級,加強工地出入口周邊環境治理,規范標識、公示牌設置。加強工地場容場貌管理,嚴格揚塵防治,全面落實“六個百分百”(即現場封閉管理、場地道路硬化、渣土物料蓬蓋、灑水清掃保潔、物料密閉運輸、出入車輛清洗六個百分百)要求。鼓勵應用綠色施工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與新工藝,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并減少施工活動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努力達到“四節一環保”(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要求。組織評選青島市建筑工程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積極創建國家、省級綠色施工示范工程。
(六)實施誠信提升行動。完成建設市場監管與信用信息綜合平臺建設并實現試運行;在試運行過程中即時收集各部門意見建議,不斷完善平臺功能,確保平臺功能全省第一、全國領先。通過綜合平臺實現信用“紅黑名單”與全市各部門互聯共享,完善“黑名單”管理和信用信息發布、修復、應用等相關制度,共同構建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協同機制。將全市建筑市場主體信用考核信息納入綜合平臺管理,形成項目、企業、人員三位一體聯動考核,建立工程項目綜合考核評價系統,體現工程項目及各方參建主體評獎、處罰情況,為工程項目管理提供全面科學的綜合評價。充分利用綜合平臺質量安全體系網上實時監管功能,實現企業安全生產條件動態監管線上運行。
(七)實施服務提升行動。深化建筑業“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簡化工程交易程序,提高發包效率,降低工程交易成本。民間投資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項目,由建設單位自主決定發包方式。試點推行建筑工人工資銀行代發、專戶管理、按月支付制度,切實保障建筑工人合法權益。全面加強行政執法力度,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深入開展以“學法律講權利講責任”為主要內容的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實現普法教育與法律法規咨詢服務網格化全覆蓋。搭建宣傳推介平臺,提升“青島建造”品牌影響力。引導企業樹立品牌意識,把創立、維護和發展品牌貫穿于建筑施工、經營管理、人才培育全過程,爭創“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獎”“泰山杯”“青島杯”等獎項,依托精品工程不斷提升企業品牌知名度。大力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引導企業建立具有時代特征和鮮明特色的先進企業文化,將創新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動力,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文化導向、約束、激勵作用,促進企業發展壯大。加大行業、企業宣傳力度,為企業“走出去”牽線搭橋、創造條件,充分展現企業實力和行業發展成果,不斷提升建筑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影響力,將“青島建造”打造為我市城市發展的新名片。
四、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打造建筑領域黨建新模式
(一)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自覺加強黨性鍛煉,提高黨的建設水平。持續強化思想理論武裝,切實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加強對中央和省委、市委、委黨委、局黨委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以嚴明的紀律推動各項目標任務高效優質落實。繼續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標本兼治,全面推行《廉政責任雙向承諾制度》,加大社會監督,在建筑行業營造風清氣正的廉政氛圍。
(二)提升工地黨組織建設水平。組織建設工地黨支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堅持“黨建促進城建、城建推動黨建”工作目標,實現“支部建設到項目、紅旗飄揚在工地”工作要求,健全領導機構,完善工作機制,明確責任目標,選齊配強黨建指導員和聯絡員,充分發揮區市流動黨員管理服務中心作用,穩步推進建設工地黨建工作規范化建設。制定《建設工地黨建工作考核辦法》,編寫《建設工地黨建工作手冊》,完善建設工地黨建網站和流動黨員管理信息系統。嚴格按照合格支部建設標準要求,督導建設工地黨支部認真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基本制度。積極開展“學、管、帶、聯”行動,推進支部建設“三級聯創”工作。開展服務黨員“七個一”、創建黨員先鋒崗、技能比武、“我幫工友解難題”等主題活動,不斷增強工地黨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發揮工地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模范帶頭作用,促進全市建設行業黨建水平和行業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三)加強行風作風建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貫徹落實改進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各項規定,完善行風建設長效機制,主動深入企業、施工現場調查研究,解決好群眾關心關注的實際問題,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